人才下乡记丨做一粒扎根土地的种子
秋后,焉支山下,田野间的丰收盛景已悄然落幕,但在甘肃普瑞拓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内,繁忙才刚刚启幕。公司总经理何如帜俯身实验台前,小心翼翼拨开培养皿中的燕麦幼苗,专注检视着根系生长,目光里满是对来年春播的期许。
秋后,焉支山下,田野间的丰收盛景已悄然落幕,但在甘肃普瑞拓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内,繁忙才刚刚启幕。公司总经理何如帜俯身实验台前,小心翼翼拨开培养皿中的燕麦幼苗,专注检视着根系生长,目光里满是对来年春播的期许。
10月16日清晨,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吉曲河畔的外户卡村还裹着薄雾,驻村第一书记刘小虎已快步走向合作社的燕麦草种植基地。“雨水多,得抓紧收,不然入冬后牦牛饲草料要紧张了。”他话音未落,便弯腰加入收割队伍,与村民们一同穿梭在田间。收割机轰鸣作响,一捆捆沉甸甸的燕
田间地头,复种作物各展生机,葵花采收后种下的西蓝花,叶片肥厚、翠色欲滴;制种西瓜错峰种植的玉米,已稳步进入蜡熟期,小麦收割后复种的燕麦草,也即将迎来收获。如今,“粮+饲”“粮+菜”“制种西瓜+玉米”“葵花+西蓝花”等多样化复种模式,让传统农田焕新颜,真正实现“
近日,走进民乐县南古镇岔家堡村田间地头,旋耕机来回穿梭对田地进行复垦,刚收割完小麦的村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燕麦草播种。“每年收完小麦都种点燕麦,两个多月后就可以打包成草墩子,不仅能增加收入,还能解决自家牛羊的口粮问题,种粮的效益就更有保障了。”岔家堡村村民段少华